上海商场:老年人成为消费主力军的时代新象

日期:2025-09-25 16:55:53 / 人气:35


在传统印象中,商场是年轻人的聚集地,工作日里年轻人忙碌于职场,商场相对冷清;周末则人满为患,排队购物成为常态。然而,如今在上海的商场,尤其是工作日期间,一幅全新的景象正徐徐展开——老年人成为了商场的最大金主,他们活跃在商场的各个角落,为商场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预示着商业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。

一、商场里的老年社交与消费新场景

工作日的上海商场,不再是年轻人的天下,而是老年人的欢乐天地。早上商场刚开门,老人们便穿戴整齐,前往咖啡店优雅聚会聊天。动漫快闪店前,退休的大姐姐们精心打扮,准备拍美照;KTV里,中气十足的叔叔阿姨们尽情歌唱。这些原本被视为年轻人消费场景的地方,如今成为了老年人社交和享受生活的新场所。

商场的休息区也成了老人们的“避暑胜地”和社交空间。中庭旁、自动扶梯下以及非饭点时间的餐厅门口等待区,老人们可以舒适地休息、闲聊。他们的话题不再局限于孩子,而是旅游、购物、保险、投资等丰富多样的内容。到了11点半左右,部分老人还会选择在餐厅消费,错峰享受美食,避开工作人群的用餐高峰。

除了社交,商场的适老化业态也日益增多。按摩养生店不再局限于小区门口,而是走进商场,并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折扣。老人们在聊天、购物、用餐后,还能去享受舒适的按摩服务。同时,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年轻化,他们主动尝试年轻人喜欢的事物,如在电玩城玩游戏、在二次元快闪店挑选商品、品尝异国风味美食等,展现出了不服老的劲头和积极的生活态度。

二、老年消费的底气:收入与财务优势

上海老年人敢于消费、乐于消费,其底气源于实实在在的收入支撑和“轻装上阵”的财务状态。2025年1月人社局统计显示,上海全市退休金中位数已达5000多元,前百分之十的退休人员更是能拿到8000多元,这一收入水平超越了许多正在上班的中年人。

而且,老年人无需还房贷、车贷,也已完成抚养子女的重担,每月稳定的退休金几乎可以自由支配。连年上调的养老金和日益减少的必要支出,让他们在消费时更加从容和自信。此外,社保新规的实施给退休老人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利好,企业招聘他们无需缴纳社保,节省了30%的成本。许多商场开始公开招聘退休人员,社区商场更是成为吸纳老年员工的热门场所。老人们在空闲时还会做一些兼职,如接送通勤的年轻人、在餐厅做服务员、在社区做引导员等,不仅打发了时间,还能增加一份收入。

三、商场竞争与银发经济机遇

上海商场竞争激烈,平均每8万人就拥有一家大型购物中心,人均商业面积仅次于迪拜,是东京的近5倍,且商场数量仍在不断增加,导致整体供给过剩。中年人消费观趋于保守,而可支配收入更高、有时间消费的老年人以及没有家庭压力、擅长取悦自己的年轻人,成为了商场未来几年最大的金主。

为了迎合老年人的消费需求,商场在基础设施、业态布局和营销宣传等方面都进行了自我转型。商场的专项体验式消费业态不断丰富,首层黄金位置不再局限于化妆品专柜或奢侈鞋包专柜,而是用来举办二次元活动。银发经济业态也早已开始布局,从大型商场到社区小商场,都在逐步推进银发消费,“银发券”逐渐扎根于整个商场链条的消费中。

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为银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预计到2038年,我国退休人口或将超过劳动力人口。早在2023年就开始兴起的“百元一日聚”活动,如今遍地开花,针对老年人生活消费的市场愈发火爆。银发经济在商场中不仅服务人口数量规模变大,还产生了结构性的规模转变。

四、重新审视老龄化:老年群体的新价值

在商业地产领域,及时拥抱变化是关键。上海商场敏锐地感知到老年人消费市场的潜力,围绕老年人进行自我转型。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,也应该换一种眼光看待“老龄化”。老年人并非如传统印象中那样暮气沉沉,他们比谁都活得带劲,早已放下陈旧思想,自由而充实地生活。

低龄老人能够补位劳动力市场,高龄老人则能拉动消费、盘活现金流。随着退休人群占比越来越大、适老化产品越来越多、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越来越完备,老人消费无疑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。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和北美等地的经验,打造如老人游乐园般的大型商场,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衣食、游玩、学习、社交休闲服务。未来,商场或许会呈现出“夕阳红容光焕发”的热闹景象,成为老年群体享受生活、展现活力的新舞台。

上海商场中老年人成为最大金主的现象,是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。它提醒我们,要关注老年群体的需求和潜力,积极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,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,同时也为商业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。

作者:沐鸣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沐鸣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