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以法之名》首播翻车:三大叙事硬伤暴露剧本致命缺陷
日期:2025-06-25 15:28:05 / 人气:26
6 月 24 日晚,由张译、蒋欣主演的司法题材剧《以法之名》在优酷首播,本以为有实力演员加持,又聚焦检察院办案这一严肃题材,能成为普法佳作,然而仅两集免费内容,便因叙事逻辑牵强暴露剧本严重缺陷,令人大失所望。作为写实题材剧,叙事逻辑是根基,根基不稳,整部剧自然摇摇欲坠。
一、庭审闹剧:儿戏般的司法程序
剧中庭审现场,刚进入庭审状态,一名女性带头叫屈,法警将闹事者带离后,庭审竟直接中止,工作人员匆忙离场向领导汇报。这一情节完全背离现实司法流程,在真实庭审中,个别人员扰乱秩序,法警处置后庭审通常会继续进行。若编剧想表现特殊情况导致庭审中止,就应通过剧情展示相关规章制度,履行司法科普剧的职责;若现实并非如此,那就是对司法程序的随意篡改,让观众对司法流程产生错误认知。如此不严谨的剧情设计,暴露出编剧对司法常识的欠缺和创作态度的敷衍。
二、舆情担忧:对中国媒体的错误认知
庭审骚乱后,男主角以现场有记者为由,担心引发负面舆情。这一桥段荒谬至极,编剧似乎将国外媒体 “捣乱式” 报道的刻板印象照搬到中国国情中。在中国,新闻媒体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,始终秉持客观公正原则,积极传播正能量,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。《以法之名》却臆想出中国媒体会恶意报道公检法工作的情节,不仅严重失真,更是对中国新闻行业的误解,这种脱离现实的创作,让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。
三、老检察官事件:和稀泥式的糊涂账
老检察官给犯罪嫌疑人打开手铐,致其撞碑自杀未遂受伤,检察院派男主调查,蒋欣饰演的角色却极力为老检察官鸣不平,老检察官妻子也将矛头指向男主,甚至出现男主登门赔罪的情节。整个事件中,谁对谁错,剧本始终含糊其辞。若各方均无过错,为何要耗费近一集篇幅讲述?若男主执行公务有错,错在何处?若老检察官违规操作,剧中却无丝毫谴责,反而渲染其委屈。司法题材剧本应清晰普法,明确是非对错,而不是用情感煽情掩盖法律逻辑缺失,这种和稀泥式的叙事,让普法目的荡然无存。
司法题材剧从不缺乏真实案例素材,编剧只需梳理好叙事逻辑,让故事符合常识与法律规范即可。然而《以法之名》首播便错漏百出,如此低下的编剧水平,辜负了张译、蒋欣等演员的精湛演技,也让观众对后续剧情难以抱有期待。希望后续剧集能及时修正,否则难逃口碑崩塌的命运。
上述剧评深度批判了《以法之名》的问题。若你想调整批判力度、补充案例,或从其他角度解读,随时可以告诉我。
作者:沐鸣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特斯拉:业绩困境下的转型与未来...07-25
- 居民存钱意愿高涨下,财政该更多...07-25
- 6名大学生浮选槽坠亡事故:多维度...07-25
- 对话关明生:创业必须想透的三个...07-25